“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发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课程”……这些蕴含教育深意的理念,在实践中常常因为简单移植被误用滥用,背离了其价值核心。细究其因,对教育的无限期待或许是根源之一。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应该是一种有限教育。这种有限性首先体现在课堂育人功能的有限,一节课甚至一学期一学年的课,都只能完成有限的教育目标,或是知识的传授,或是习惯的养成,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不能把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得过高,更不能急功近利地认为,学生只要上了自己的课,就会出现华丽的转变。教师只有树立有限课堂观念,合理、适度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细节,教学才可能真正有效。
教育的有限还体现在学校课程的有限。当下,学校对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越来越重视,课程开发和实施往往被视为学校创新示范的名片。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学校一味追求课程数量,盲目与其他学校攀比,甚至号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依照个性定制的课程表,学生被硬塞进各种低质甚至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所谓课程中。更有一些学校借着市级、省级“课程基地”的牌子,打造迎合评审评估需要的各种成果,有的甚至不惜对学生选课数据造假,编造学生在课程基地学习的假课表。
相比社会其他系统,教育的对象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其内在的规律更加隐秘,价值判断也更加复杂。譬如,一所小学或初中,其承载的功能首先是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任务,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和教师无法回答、解决诸如“钱学森之问”这样涉及社会、家庭的复杂问题。
学校只能完成它可能完成的教育使命,把全部教育责任推给学校,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无限扩大学校教育的功能与责任,是对学校及学生的不负责任。
作者:王建强
关于东方
上海东方教具有限公司始于1993年,深耕教育行业近30载,致力于现代教科设备、理化生实验室、教育云平台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最大的教育设备解决方案提供者之一,并曾参与到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中。

东方教具拥有行业内一流的专业研发团队,具备 教具品牌Labox莱博士与东方sky-docking等,同时享有多项知识产权。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的理念,务实求真,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以客户需求为准绳,运用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为教学提供更优质的设备与方案支持,致力于为学生、老师、学校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和谐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