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之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20-09-21

就基础教育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师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师角色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在推进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依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工智能的社会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主要取决于其背后的社会关系。人工智能终究还是机器属性,本质上是人为制造的,是要为人类服务的。它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无法改变基础教育的本质。在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目标仍将关注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指向中小学生的爱和幸福的教育情怀不会改变;师生对话交往的传承关系不会消失。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面对基础教育三大变革

1.中小学教师思想观念的变革


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让自己变成一个“学习者”。不断地学习,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另一方面是为了不被淘汰。“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而不想学习不想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教师慢慢就会被淘汰。在信息时代有大量唾手可得的资源,教师可以接触更多丰富的资源,而许多教师缺乏的是付诸行动。每一个人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更要同等重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价值与理念,成为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者。


其次,教师要有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的行动理念。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主动适应变化的形势。主动了解、密切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知识和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敢于去打破几十年的教学流程和工作节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接受新事物。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教师决定教学的内容、目标、资源和评价模式。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以自己为主导地位的理念,树立与学生平等合作的理念,借助新技术的力量,采用自适应的学习资源,制订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提供灵活丰富的进度以及全过程多维度的伴随式评价等。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协调互助,共同应对变革。教师将自己的实践成果、经验教训、过程方法随时分享在网络平台上,及时获得同行的反馈,随时启动自我认知来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从而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信息素养。


2.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的革新


首先,未来的基础教育模式将注重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在未来人机共存的社会,人类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审时度势、善于应对并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不输给AI,所以,教学方式必将关注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主张通过互动交流和平等讨论来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语文、数学,不是学习背诵和计算,而是要理解语言表达的内涵,抽象思维的逻辑。人工智能程序的基础仍然是语言概念表达和数学逻辑思维。对语言、数学的理解需要更重视基础思维,而并非简单记住解题技巧。通过启发式教育,而不是光靠死记硬背,才能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适应未来急速变化的人工智能时代。


其次,未来的基础教育模式会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结构,可以获取和储存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教师在此丰富的学习数据记录上进行分析,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特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教师可以运用人工智能为学生量身定制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指导,更好地了解哪些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或不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成绩,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培养。


再次,未来的基础教育模式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知识更新很快,需要学生具备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而自我学习能力,最需要的是抽象思维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通过系统化的基础教育打好基础,显然传统的灌输法不适用于时代的需求。学校教学培养目标不应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培养思维能力。为了培养能驾驭AI的人才,中小学教育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技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而是放手让他们自己体会失败,自我反思,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做事态度。


3.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会不会被AI取代?对此,代表性的观点有:“人工智能教育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它改变的只是模式,而不是取代教师。” 



其角色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具有的指令性“指导”角色将逐渐削弱直至消失,承担的如情感教育和价值引领等“教育”角色将会凸显。未来教师绝不会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传统观念中教师起着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儒家将教师角色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单一的传统的教师角色模式将会发生变化,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知识的引导者。借助人工智能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将教学大纲和学习材料导入人工智能系统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有效地学习,学会采取最合理最适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学会借助人工智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给出的反馈,适时为学生提供最佳个性化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学习加以引导,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


1.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会改变


关于教育的终极目标,从古至今许多学者进行了探索: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孔子主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陶行知提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王国维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提倡以真、善、美为内在追求,以身心和谐为基本指向。以上观点无不印证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完善自己。学校教育根本目的是成人。不管社会对教育提出何种要求,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始终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个体人格的完善。


2.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的爱与幸福的情怀不会改变


教育的灵魂在于激活个体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以此来激励个体生命不断的自我成长与内在生成。在这个意义上,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着人不断地去欲求美好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将会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将会是人机共存的时代。人与机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不应排斥技术的进步,而是应该探讨如何与机器人更好地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让人工智能成为基础教育的助手,帮助教师减轻教学中重复性和烦琐性的工作,从而带来中小教师智力劳动的解放,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心灵成长和幸福指数,实施更加人本的教学。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应该更加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人格的成长奠基。


3.人工智能时代,基础教育中师生对话交往的传承关系不会消失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唯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的东西,他什么也不是。应当注意的是,人唯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来受教育。”那么,这种主体间的交往需要怎样达成?根据哈贝马斯的主体间交往理论,教育就是通过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对文本和语言的学习、传递和理解、解释形成人的过程,需要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融合,不同主体间共鸣。智能机器人是否具有主体性?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的思维活动过程,在知识储备、数据处理、逻辑推理等方面能够比人更强大,甚至能模拟人的情感表现,与人顺畅地互动,但是它们可能无法理解各种符号的含义。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只能具有“类人性”。虽然它们有深度学习和搜索两大算法,似乎有某种自主性,但同样必须由人输入程序才可以做到,所以不是真正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其主体性也只能是“类主体”。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互动,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就会传递给学生丰富的信息,但人工智能迄今没有具备这些能力的可能,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削弱。


作者姜丽系上饶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